iPhone7虽然在上市后首周取得不俗战绩,但遭遇设计天花板也成为大家所诟病的众矢之的。分析人士则认为,未来iPhone要突破,需依赖柔性电路板(FPC)打造曲屏产品。
凑巧的是,iPhone7刚刚发布完,华尔街日报就报道称,美国公司已经发明了一种柔性超薄的透明电路板,它可以紧贴皮肤,分析人体健康状况,还能充当天然气管道检测仪或提供能够检测飞机机翼的应力传感器弹性节点。这种新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天线、太阳能电池和射频识别标签等需要嵌入微小电路的领域。
目前,这一新技术获得美国国防部和美国能源部大力支持,其中NextFlex公司75亿美元研发经费就来自美国政府。IDTechEx公司预测,柔性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将从今年的86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62亿美元。但遗憾的是,这项技术将只能由美国厂商独享。
事实上,这种技术垄断的现象在FPC柔性电路板领域并不鲜见。目前FPC产品部分核心原材料,如挠性覆铜板、导电胶膜、屏蔽膜等仍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全球消费电子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欧美、日韩,如三星、苹果、日立等。国内FPC内资厂商发展两头受控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较弱,销售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整体市场占有率偏低。
不过近几年来,随着华为、OPPO、VIVO等国产品牌的突飞猛进,国内FPC厂商通过自身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改造以及产能升级,依托与国内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产销规模逐年扩大,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与外资企业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如上达电子,自2016年3月15日在新三板挂牌后,在资本的助力下,一路狂奔,目前其FPCA产品已广泛用于三星、苹果、小米、乐视、联想等手机品牌,这也奠定了它在国内FPC柔性电路板领域领军企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