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联电路汽车FPC小编了解,在寻求汽车差异化的路上,智能座舱成为车企争相竞逐的焦点,2021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已超过50%。在硬件、软件、操作交互三大部分构成智能座舱的重要元素中,操作交互方式作为执行人机交互任务的“按钮”直接影响了汽车用户的体验。如今,屏幕交互、语音交互和手势交互已经成熟应用落地的前提下,车企在交互方式创新方面下足功夫,AR/VR和全息显示等成为车企探索的新方向。
本月初,吉利科技集团第二次投资浙江棱镜全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棱镜全息”),早在2019年吉利就投资该公司。
全息显示成为吉利、奔腾对智能座舱押注的全新交互方式。2021年,两个品牌分别发布了全息智能交互系统,其中奔腾T77搭载的是3D全息智能控制系统,车载语音助手“活在”在六边形内凹式格栅中,能够实现语音控制空调、天窗等设备并实现互动。同年,吉利汽车发布了“AID-全息空中智能显示系统”,能够在车内实现无介质、任意物体全方位立体影像化,展示出全彩裸眼3D影像,让用户从各个角度都能感受到浮在屏幕上的真实效果,还可实现空中交互功能。
据汽车FPC小编了解,AR-HUD可融合虚拟图像与现实环境,实现HUD虚像与道路实景结合的效果,有助于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提高驾驶体验舒适性,应用规模迅速增长。国际海通数据显示,2021年AR-HUD 前装搭载量突破5万辆,搭载AR-HUD 的车型不断增加,如红旗E-HS9、奔驰S级系列、大众ID系列、飞凡汽车等。其中,奔驰S级于2020年率先发布AR-HUD(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系统),AR(增强现实)技术令导航信息与实际路面信息叠加,导航信息的显示更为直接且易于理解。今年,华为的AR-HUD也已经应用在飞凡汽车的智能座舱中,该交互方式采用硅基液晶投影,可以帮助驾驶员在视野前方显示导航、路线、速度,以及充电站等环境位置信息。
智能座舱交互方式是在保证驾驶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丰富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目前各方面都十分看好AR显示技术在智能座舱的应用,因为驾驶员需要把视线放在路面上,看近处远处有焦距差,AR-HUD可以将AR信息和实景融合在一起,驾驶员可以在保证安全驾驶的前提下获取丰富的信息。
据汽车FPC小编了解,AR技术率先“上车”,车企开始了AR/VR设备的探索。去年,蔚来联合NOLO和Nreal两家XR设备厂商打造车载专属VR头显和AR眼镜,实现了VR设备“上车”,用户在购买蔚来汽车时可以选配AR眼镜或者VR一体机。
与AR技术作为驾驶系统的辅助技术不同,VR在智能座舱的应用更多是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更好的服务乘客的娱乐需求。